发布日期:2025-02-12 12:19 浏览次数: 次
本文摘要:记者26日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这次双反对大部分企业影响有限,企业普遍反映冷静,但仍有90多家企业参与美光伏双反损害抗辩。
记者26日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这次双反对大部分企业影响有限,企业普遍反映冷静,但仍有90多家企业参与美光伏双反损害抗辩。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光伏业发展依然向好,上半年光伏装机将呈爆炸式增长,逆变器等光伏周边产品也将因此获益。大部分企业已经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但应警惕美双反可能引发的涟漪效应。
抗辩企业数量达90家美双反可能引发涟漪效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4日裁定,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17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将组织协调中国光伏业界和相关企业继续做好有关产业损害、倾销、补贴等问题的法律抗辩工作,维护中方合法权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参与抗辩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90多家。
企业希望通过积极应诉,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损害抗辩过程较长,抗辩的成功率现在还不好判断。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从以往经验判断,企业抗辩恐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
这次双反的目的在于把以往中国大陆公司的避税途径全面堵住。若中方不采取有针对性的反制举措,则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可能会全军覆没。
自2011年11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生产的光伏电池启动双反调查以来,大陆企业一直通过将组件的电池部分从台湾进口的方式来规避税收。萧函表示,国内企业在经历过多次制裁后早已有所准备,而此次双反涉及企业和产品总量有限,并不足以对国内光伏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但是,美国二次双反极有引发涟漪效应,可能会诱导欧盟等组织跟风双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澳洲、日本等一些国家已经出现双反苗头。企业重点聚焦国内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对中国大陆和台湾产品分别按照太阳能世界公司提出的165.04%和75.68%的倾销幅度征税,产品将很难出口至美国。
但是,企业在美国业务占比已经下降,国内产能过剩局面有所缓解,今年国内市场计划装机量显著提高,总体来看,双反对企业影响有限,企业普遍反映冷静。首先,企业在美国业务占比已经下降,而国内成为主要市场。东莞某光伏企业技术总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企业在第一次双反后,已经开始转换市场,将重心由欧美市场向国内及新兴市场转移。
2013年,该公司美国市场业务比例已经很低,而国内业务占比升至近50%。佛山市南新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兆喜表示,大部分企业欧美市场业务占比已经从以前的80%下降至50%左右,并且按照能源局规划,今年国内将有14GW的安装量,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因此,企业重点在国内市场。其次,一部分落后产能已经淘汰,产能过剩局面相比以前好转。
何兆喜认为,产业经历了2年多的洗牌,一部分落后产能已经从市场中被挤出,产能过剩局面有所缓解。并且,美国市场出货比例仅占5%-10%,因此,这次双反不会对行业造成重创。最后,今年国内市场的新增装机量能够完全覆盖减少的美国市场安装量。
根据能源局2014年规划,2014年将新增光伏装机14GW,其中,分布式电站800GW,地面电站600GW,装机量相比2013年多4GW。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增加的市场容量可以完全覆盖美国市场的安装量,企业对国内市场非常有信心。
但是,在美国市场受挫的企业,会回到国内,抢占国内市场,预计未来企业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将加剧。2014年光伏发展向好周边产品也将受益萧函预计,外部环境的恶化不能阻挡产业发展,今年光伏电站的建设数量会大幅增加。大幅上马光伏项目是大势所趋,2014年上半年光伏安装量将快速增长。政策落实情况将直接影响光伏企业的生存状况。
光伏研究机构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认为,2014年光伏市场仍然向好,国内市场及全球市场终端需求均将大幅增长,整个产业将继续回暖。此外,逆变器等光伏周边产品也将受益于光伏,需求将大幅增长。光伏研究机构NPDSolarbuzz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太阳能光伏需求将呈爆炸性增长,预计将从2013年的36GW上升至49GW。同时,2014年太阳能和半导体级多晶硅需求将大幅上涨至282,000吨,比去年增加25%。
报告认为,2014年第一季度将破纪录成为历年来需求最强劲的一季度。预计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这六个月期间,光伏产业安装量将达到接近22GW,超过欧洲市场2005年至2009年期间所有的光伏安装量,相当于每天120MW、或每小时5MW的光伏项目安装量。同时,至2014年底,很多领先的中国晶硅组件厂商能够将组件成本(硅及非硅)降至每瓦0.5美元以下。
太阳能光伏终端市场强劲的需求将继续推动多晶硅产量增长。多晶硅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降低组件成本,提高组件效率,从而可以提高2014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盈利能力,刺激未来几年终端市场需求。NPDSolarbuzz副总裁FinlayColville表示,2011年到2013年期间,光伏年度需求增长仅有10%-20%,预计2014年年度增长率将回归至30%,终端市场进一步全球化,价格趋于稳定。领先组件厂商与开发商在2013年开始恢复盈利,企业已建立了完善高效的全球营销网络。
本文来源:太阳成tyc7111cc-www.sunonline13pay.com